心理咨询案例

“问题学生”问题到底在哪里?

“问题学生”问题到底在哪里?

在我最近咨询治疗的众多孩子厌学的案例中,以下两个“问题学生”带有一定普遍性但又各有不同。

  王晓(化名),女,10岁,读小学四年级,是令老师和家长最头痛的学生。王晓是独生女,父母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王晓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上小学时才接到父母身边,父母总觉得是欠孩子的,因而对她是百依百顺。王晓也象是来讨债似的,专门和父母拧着来,整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她的一言一行总是那么不合常理,有时甚至令人讨厌,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她要玩电脑,做作业的时候她要看电视,睡觉的时候她要写作业,还没写上三个字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在学校老师上课的时候她在下面讲话,老师提问的时候她装哑巴,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她既不做也不交总撒谎说忘了带,同学们若要帮助她补习她就要去贪玩,而且满口脏话,又不讲卫生,自己寝室里和学校座位周围到处纸屑文具满天飞,唯独不拧着来的是妈妈让她换喜欢穿的新衣服时。

  王晓这样,学习成绩当然是一塌糊涂了,老师训她哄她不断没有效果,事后她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学校只好要求家长把她转走以免影响其它同学。王晓爸妈不敢有什么奢望,学习差点就差点,只想让她回到正常的行为习惯上来,可是拿她没辙,只好带她来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陈成(化名),男,今年14岁,读初一,父亲在外地工作,半年才回来看他一次,他随母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母亲由于长年加班,陈成多数时候是靠爷爷奶奶照护。在学校观察到陈成易冲动,有暴力倾向,在学校和同学三天一小架,十天一大架,且非常凶猛,打的同学平时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上课要么睡大觉,要么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讲话,同学若不愿听他讲话他就找喳用拳头揍别人;老师若有批评,他就在课堂上找老师胡闹,让同学看老师笑话,整个班级的正常学习活动不得不经常受到他的干扰;很少完成家庭作业,说谎话是他的“家常便饭”,作业没做完却说做完了,没想交却说忘了带放在家了,平时经常请假,理由不是头疼就是拉肚子,要去看医生等等。

  陈成上述的种种不良行为表现被学校列为“问题少年”,爷爷奶奶管不了他,母亲一管就和他发生冲突,学校经多次训诫无效后,要求家长转学,家长知道就这样子其它学校也不会收,既使能转到其它学校又能怎样,只好求学校再给孩子一些机会,于是急迫地带着孩子来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资深心理专家万千老师在对上述案例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分析:从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学生都被学校列为“问题学生”无奈地要求家长转学可以看出,极端行为不良的学生不仅使老师和家长头痛,更是束手无策。

  难道是这些学生天生行为不良?不!因为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白纸,都能绘出最美的图画。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两个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都是从小“爱的缺失”所致。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2——5岁关健时期,上述两个孩子都是父母施爱缺位,爷爷奶奶溺爱所致。两个孩子上学以后,把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带到了学校,融不进集体生活中,他们就不断地重复强化过去的不良行为习惯,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引起老师、家长的关注。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而不是我们很多家长误认为的从上学开始,而且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父母是首要老师,而后的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起强化和升华作用。因此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不唯功利;要有耐心,不厌其烦;要建规则,不丢原则;要重细节,不空不假;要多鼓励,不吝赞赏。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万千指出:“耐心”是家长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功课,要真正做到不厌其烦。比如孩子做作业“磨蹭”耗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助孩子寻找原因,甚至和孩子一起讨论到底是作业量大了?还是自己贪玩了?或者是根本就不想做等等,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改进的办法,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了事,这样才能把老师和家长希望的意志变成孩子自觉的动力;同时要注重建立规则,不丢原则。和孩子商量定下来的事情就不要轻易更改,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不要简单的说“不”,要耐心地加以正确引导。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懂得抓细节,比如孩子做作业时是一直埋头在做,还是做一会儿又偷偷看一会儿电视,还是摆着作业本看着小人书,甚至是人在桌前心在外面,从而使自己所给予孩子的评价不空不假,是孩子服气的当下事实;此外,由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导致家长很自然地“放大”孩子的缺点,或者过分关注孩子的缺点,因此在给予孩子的评价中要多找优点,不吝赞赏,多用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和语气,这样才能一点一滴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使孩子受用终生。

上一篇: 什么是刻板印象?

下一篇: 心理咨询师手记:有个暗恋对象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