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

自虐是一种高逼格的自律

自虐是一种高逼格的自律

现在自虐一点,未来就不会被生活虐

自虐是一种高逼格的自律

再远的路,用跑征服

“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最早出现在电影《罗马假日》里: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这句话强调的是旅行和读书对人的重要性。

60多年后有人把这句话译成了中文,瞬间火了起来。

之所以会火,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特欣赏特羡慕向往这种状态。

欣赏羡慕的并不是旅行、读书本身,这两件事并没有多么不可及。

说走就走的旅行谁也不是没干过。

在朋友圈里晒旅行是永恒的主题。

精心挑选出有诗和远方的照片,美颜之后一发,坐等点赞就是了。

至于读书嘛,如果把看小黄文也算在内的话,谁都读过书。

更多的人更倾向于先不管书读不读,买回来再说。

很多书也许只翻了个前言,看了眼目录,就静静地散落在书房、床头、车上、手提包这些触手可及的地方,在岁月静好中等着主人宠幸。

电子书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各种励志故事、名人传记和方法论的电子版,在地铁上、等车时、排队中必看呀, 以便随时保持自己的状态。

生怕稍有懈怠,一颗上进的心被浮躁繁杂的日子磨灭了。

看到了吧,旅行、读书这两件事绝大多数人都做过,但不能称之为灵魂和身体在路上,充其量只是路过而已。

而那些少数灵魂和身体真正在路上的人,之所以牛,之所以秒杀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多的且不说,起码他们在做这两件事时体现了以下两点:

一是:坚持做。旅行和读书中的“行、读,”只是个开头,重点是其中的“万”。

只有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程度,才能真正纯净灵魂,雕刻身体。

开始容易坚持难,没有积累到“万”这个量级,灵魂最多在水里浸了一下,身体顶多某组肌肉群酸疼了几天而已。

二是:有标准。行万里路,不挑战险峰、不经历漫漫征程的修行,只不过是个邮差,身体依旧孱弱。

读万卷书,不思考、不输出、不迭代,只不过是个图书馆管理员,灵魂依旧空洞。

自虐是一种高逼格的自律

坚持,坚持!

重点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別不仅在于做什么,更在于怎么做——是偶尔为之还是持之以恒?是随便做一下,还是有标准地做?关键在于是否自律。

自律是优秀者如何变得优秀的说明书。

自律身材好说明在嘴上自律;

气质好说明在学习和修心方面自律;

人缘好说明在脾气上自律;

事业好说明在时间、精力、体力、心力很多方面都自律。

反思我每天真实的状态是:灵魂总是主动在路上,身体也总是在路上,但却是在通往没有最懒,只有更懒的路上。

我一直觉得浑身上下最爱运动的部位就是大脑了。

读点什么,写点什么是长久以来我刷存在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个人嗜好,如果几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大脑空空,面目可憎。

哪怕是在工作最忙、在孩子占满了所有时间的状态下,也能每天早起坚持读点什么。

和灵魂精神层面的活跃形成明显反差的是身体上的懒惰,身体很少启程上路。

旅行就不说了,毕竟朝九晚五的上班狗,能用来旅行的时间太有限了。

另一种让身体在路上的方式应该算是运动了吧。

对于运动,我一点都不爱。

究竟有多不爱呢?

这么说吧,我有多少岁,就有多少年不爱运动。

平时,除了上下班赶车之外,我绝大多数时间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不是在沙发上就是在床上。

鉴于我随时随地整个人能像一堆衣服一样扔在沙发上,从小我妈就批评我“没骨头”,甚至一度怀疑我是不是得了“软骨病”。

当“葛优瘫”这个词出现时,我妈边拍手叫绝,边说这就是为我姑娘量身定制的呀。

工作后,我爸开始经常督促我为了健康要多运动。以他多年的体会,越是工作忙越是身体疲惫时越要主动运动。

老爸的这番话,对于当时尚且年轻的我,基本听不进去。

年轻,身体经折腾呀,哪会有锻炼健身的紧迫感呢,一想到要用汗水浇灌健康,就觉得累的慌。

更可怕的是我并不认为不爱运动有什么不好的。

我总是引以为傲自己有不运动的资本。

我是天生瘦体质,一直都不胖。1米66的身高,长年体重在98斤、99斤左右浮动,就没超过100斤。

哪怕是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16岁,能吃下一头牛的年龄,体重峰值也只有120斤,这个体重根本不会给我造成任何压力,不闻不问,不动不减,几年后身上的肉自动缩水到100斤。

所以更没有想运动、需要运动的诉求了。

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 我尤其无法忍受的就是——跑!步!(此处必须配上抓狂的表情)

每次看到朋友圈里那些跑马拉松,并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的各位大神,我都觉的太!自!虐!

我常常在想怎么会有人喜欢跑步这么枯燥无聊的体育项目。

我这辈子都没主动想过跑步,主要原因除了我天生不爱运动之外,除了我懒之外,最重要的是因为我属于一跑就大喘,再跑就岔气,再再跑就要命的那种人。

跑步是我的死穴。

干点什么都好,就是别跑步。

今年的5月份,也是我刚过完四十岁生日2个月后的一天。当时,个人状态挺不好。

正为职业发展犯愁,渴望的东西太多却又有着不知从何下手的茫然,常常感到被困在透明罩子里,使劲折腾、又找不到出口。

我反反复复地寻找,却始终无法捕捉到那束照进心里的光。

好在,无论生活处于什么状态,我都要求自己保持生活的节奏和秩序。

一天早晨,我如平常一样早起读书。

看到了一篇题为《跑了,你更懂了》的文章。

千余字的文章一口气读完后,酣畅淋漓。主人公是一个上海姑娘,转眼奔四,依然单身,讲述了自己在人生最低谷时仍不断尝试不同的折腾方式,乐此不疲地证明自己还热血沸腾。

跑步算是当时折腾出来的新玩法。

跑步给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会:

跑步时每一步变得真实…

只要还能跑起来,日子就不会太差…

在前进,可以突破,坚持跑就能到达…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去跑吧,跑了你便真的懂了。

看完此文,我心潮激荡,跑步给作者带来的感觉不正是当时消沉的我迫切需要的那束光嘛。

那个清晨,我心中的热情被点燃,有股力量在悄然生长,有个声音在强烈呼唤。

是的,我需要做这么一件事情,带自己走出眼前的窘境。

于是我决定拿自己的死穴作为生活状态的突破口,开始主动夜跑了。

到今天为止,我坚持夜跑有21天了。听说过一种说法——21天养成一种习惯。

没有考量过这种说的科学性,但我很享受夜跑以来的这21天。

21虽然它并不华丽丽,并不亮闪闪,甚至是我最自虐的21天,但它也是我最念念不忘的21天。

对我来说是一种告别,告别之前那个做十件事有九件半途而废的自己。

虽然才跑了21天,但我喜欢上了每次跑完之后,畅快流汗,大口呼吸,脚踏实地,浑身舒展的感觉,它让我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

虽然才跑了21天,但却让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勇气。以前我很怕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因为我怕自己输得难看,一旦失败我会更加鄙视自己,怀疑自己。

这次我做了自己最讨厌的事,坚持做,投入做了之后我看到那个比想象中更坚强的自己。

虽然才跑了21天,居然一天不跑就会自责,每天必须要跑步,跑完了也就意味着过去了一天,哪天不跑就会觉得这天少点什么。曾经那个一辈子都不想跑步的我,现在开始憧憬坚持跑半年、一年、五年、十年,甚至想要跑一辈子。

我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毕竟21天的坚持和40年的惰性相比太不足挂齿了,太微乎其微了,现在下结论一切还有些过早。

不过,既然改变开始了,影响一定延绵的。

夜跑后,特爱那个坚持跑完每天任务量的自己。

我能控制自己的部分越来越多了。

强大的掌控力一点一点抗衡着生活的无序、无助、无方向感。

整个人的内在状态不知不觉中变化着,渐渐平静、清空而后充盈。

外界的干扰随之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此刻尽管未来会怎样仍不太清楚?但我清楚只要当下不杂,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现在自虐一点,未来就不会被生活虐。

我用夜跑这种对我而言几乎是自虐的方式实现了高度自律。

这条自律的鞭子鞭策我不断蜕变。

这就是我想要的。

自虐是一种高逼格的自律

一切美好都将到来

上一篇: 情绪的力量:如何管理我们的内心世界

下一篇: 当生活欺骗了你,你应该来读一读下面这几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