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

不是所有“心理人”都要坚强

不是所有“心理人”都要坚强

自从学了心理学并从事心理行业工作以后,总会被问到一些“刻板印象”的问题:你是不是知道我现在心理在想什么?你们是不是跟算命差不多?你是不是能操控我的思想……诸如此类。刚开始会觉得很诧异,会耐心跟对方解释,但时间久了,就见怪不怪波澜不惊了,“是的我能知道你此时此刻内心的想法,我也会算命哦,要不要算一卦?”。

我们平时总开玩笑,说心理人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当然只是句玩笑话,但其实,心理人也不是万能的,尤其在外人看来,学心理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肯定没问题的,心理人表示很委屈。

图片源自网络

最近疫情隔离中,呼吸新鲜空气都成了件奢侈的事情,总算在快要绝望的时候迎来的一缕曙光,小区人员可以有限制地下楼活动了。超市买完东西回家路上碰到了楼上邻居,简单聊了会。当对方得知我从事心理行业时,说“那你这挺好,肯定能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好”。其实本来可以顺着说是,但犹豫了下,还是和对方说,其实并不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有一些很难调节的情绪。

疫情封闭在家近一个月,核酸做了25次左右,没有人可以沟通,除了居家办公就是刷手机。也想过干个别的事情,但发现手头什么都没有。于是每天最美好的时间,变成了傍晚夕阳西下那会,站在阳台开窗望着远处,既平静又焦虑。平静的是一眼望去什么都没有,焦虑的也是一眼望去什么都没有。

刚开始还好,居家的新奇感和耐心并存,慢慢地,新奇感退去,每天告诉自己坚持胜利就在远处,再后来,耐心逐渐消耗完,取而代之的是焦虑、烦躁。焦虑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封、还能不能赶上回家的末班车,烦躁的是日复一日苍白的生活让人心生厌倦。好在,小区终于发布了可以下楼活动的消息,虽然是有时限的自由,但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消息拯救了我。

图片源自网络

我说,不能出门的时候方知新鲜空气和活动胳膊腿是多么的奢侈,朋友说,不能出门的时候方知我不能当真正的宅女。

放在大环境下,学心理的人和大家没什么区别,都是普通人,也会遇到问题,也会有难以控制的情绪,也会在加班到深夜的时候无比暴躁。我们接触的心理相关内容可能相对更多些,在实际应用上也可能也更多知道一些技巧,但这并不代表心理人就不会有烦恼,或者不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曾经接触过一位心理老师(非咨询师),她本科硕士都是心理专业,讲授的课程也是实用性很受学生喜欢,但在聊天的过程中,这位老师说,“其实,我也有尝试过做心理咨询师,刚开始还好,但后来,遇到各种各样的来访者,问题越来越复杂,我发现,每次做完话题比较沉重的咨询后,我的情绪就很难恢复过来”。当时的我听了觉得十分不可思议,经验这么丰富的一位老师,怎么可能调整不了自己的情绪呢?而且还是被来访者影响的情绪。

后来,老师说了一段话,我好像当时就能明白了。她说,“做咨询时,很多时候自己就像是一个‘垃圾回收器’,对方会一股脑把所有的负面想法、负面言语、负面情绪全部都抛给你,你在咨询的过程中还不能露声色,因为你要体现你的专业性,而咨询结束后,就变成了自我消化时间,我得把所有接受到的信息都很好地消化掉。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消化不了,这样的‘回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我。所以,后来我就不从事咨询行业了,这个活适合留给更专业的人去做”。

 

图片源自网络

有的咨询师很有天赋,他们能处理很多类型的问题,也能在咨询后坦然表示,不会受到来访者的任何影响,他们能立马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并立即投入到下一项工作当中去,他们的专业性和对负面信息的处理让人敬佩,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咨询师就不专业。

相反,我相信每一位有志投入咨询行业的人,都是怀抱着一颗热忱又敬畏的心,不能很好地消化来自对方的反馈不是他们的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处理、遇到消极情绪不知道怎么调节是他们的权利。“心理人”也是人,外界的声音很多,但别忘了在听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内心。累了就是累了,哭了就是哭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们给了很多人肩膀,就别忘了也给自己一个拥抱。

 

上一篇: 情绪的力量:如何管理我们的内心世界

下一篇: 当生活欺骗了你,你应该来读一读下面这几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