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一些人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一些人却被它困扰着而不知道该如何逃离窘境。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是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人都存在拖延的毛病。尽管这不能说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不过却总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每个人都存在拖延的习惯,不管你的性格是怎样的,它都无法避免。不管在哪里,都一定少不了会拖延的人。有时候人们对一件事一直拖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愿意去做;有时候人们拖延问题,是希望它能够在今后的某一个时间解决掉,或者是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不过拖延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让时间越来越紧迫,到最后还是需要去完成的。
(图片源自网络)
观看过长跑比赛的人都知道,人们通常会在快到终点的那一刻再进行一下冲刺,这时候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那么运动员是哪里来的力气呢?如果你亲自参加过这种比赛,就会发现自己在最后的那段路程当中没有多少力气了,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倒下,还是尽量节省一丝力气想要在最后的关头才用出来。于是,等快到终点时,你就会一咬牙,将所有的力气都用上,因此也就爆发了出来。
长跑最后的冲刺,实际上也是一种拖延的结果,不过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拖延,不但能让你有继续跑下去的信心,还能在最后关头帮你一把。这样看来,拖延也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如果你将自己的潜能拖延到关键时刻才用,说不定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不过更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最关键的时候,因此,能不拖延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拖延。
(图片源自网络)
拖延症基本分为三种:
鼓励型——拖延者盼着最后几分钟的忙碌带来的快感,长跑运动员属于这种类型;
逃避型——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而实际上却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希望别人觉得他是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不够自信;
决心型——无法下决心,回避事情。
分析原因,具有拖延症的人会认为所要做的事情太难了,或者太耗时了,除此以外就是本人不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图片源自网络)
一起做一个测试,看看自己是否有拖延症吧~
根据下面的文字进行回答,记录答案,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
0-4分:轻度拖延,你要当心了,快点找到原因,将它扼杀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它可能已经成为你一种工作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建议重新审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找一份自己兴趣和能力特长所在的工作。
由于现在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都特别大,生活的节奏也是让人非常疲倦,因此不少人都患上了拖延症。人们总是不愿意正视困难,希望通过拖延来逃避困难,让自己得到喘口气的时间。但是拖延毕竟不是办法,那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力量,所以别再拖了,该做什么就马上去做。
上一篇: 情绪的力量:如何管理我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