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

现代社会,人人都有拖延症

现代社会,人人都有拖延症

“拖延症”——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一些人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一些人却被它困扰着而不知道该如何逃离窘境。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是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人都存在拖延的毛病。尽管这不能说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不过却总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每个人都存在拖延的习惯,不管你的性格是怎样的,它都无法避免。不管在哪里,都一定少不了会拖延的人。有时候人们对一件事一直拖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愿意去做;有时候人们拖延问题,是希望它能够在今后的某一个时间解决掉,或者是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不过拖延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让时间越来越紧迫,到最后还是需要去完成的。

 

(图片源自网络)

 

观看过长跑比赛的人都知道,人们通常会在快到终点的那一刻再进行一下冲刺,这时候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那么运动员是哪里来的力气呢?如果你亲自参加过这种比赛,就会发现自己在最后的那段路程当中没有多少力气了,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倒下,还是尽量节省一丝力气想要在最后的关头才用出来。于是,等快到终点时,你就会一咬牙,将所有的力气都用上,因此也就爆发了出来。

 

长跑最后的冲刺,实际上也是一种拖延的结果,不过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拖延,不但能让你有继续跑下去的信心,还能在最后关头帮你一把。这样看来,拖延也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如果你将自己的潜能拖延到关键时刻才用,说不定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不过更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最关键的时候,因此,能不拖延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拖延。

 

(图片源自网络)

 

拖延症基本分为三种:

鼓励型——拖延者盼着最后几分钟的忙碌带来的快感,长跑运动员属于这种类型;

逃避型——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而实际上却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希望别人觉得他是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不够自信;

决心型——无法下决心,回避事情。

 

分析原因,具有拖延症的人会认为所要做的事情太难了,或者太耗时了,除此以外就是本人不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图片源自网络)

 

一起做一个测试,看看自己是否有拖延症吧~

 

根据下面的文字进行回答,记录答案,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

  1. 不到最后期限不交活
  2. 上班时间总在网上瞎逛,快到下班才开始忙工作
  3. 没有工作计划,不懂时间管理
  4. 总是“伪加班”,白天可以做完的事情,总是拖到下班后加班做
  5. 总是认为时间还有,不急
  6. 懒散,日复一日,总想着明天再做
  7. 每当同事或上司询问工作进展时,经常说“让我再看看”
  8. 办公室里零食一大堆,上班时间经常吃零食
  9. 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事,这个稍后
  10. 自我麻痹:还来得及,不行就通宵赶工
  11. 处理问题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要紧的事没做
  12. 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交差,结果被同事或老板责怪
  13. 厚脸皮,别人怎么催,也定力十足,习以为常
  14. 从不主动汇报工作
  15. 团队合作时,同事都面露难色,不愿和你合作

0-4分:轻度拖延,你要当心了,快点找到原因,将它扼杀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它可能已经成为你一种工作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建议重新审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找一份自己兴趣和能力特长所在的工作。

 

由于现在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都特别大,生活的节奏也是让人非常疲倦,因此不少人都患上了拖延症。人们总是不愿意正视困难,希望通过拖延来逃避困难,让自己得到喘口气的时间。但是拖延毕竟不是办法,那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力量,所以别再拖了,该做什么就马上去做。

上一篇: 情绪的力量:如何管理我们的内心世界

下一篇: 当生活欺骗了你,你应该来读一读下面这几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