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EAP的设置和作用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是由组织买单、员工受益一项新兴项目,可谓是一种心理福利,能够展现人文关怀,化解劳动纠纷,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幸福指数,提高工作绩效,优化系统管理,助建企业文化。也就是说,EAP是针对一个单位集体而言的。一个组织如果真正引入EAP的机制,将会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促进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围关系之间的和谐度,极大提升组织凝聚力。
但是,对于已经脱离组织的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以及相当庞大的无业人员,他们的心理福利,由谁来买单!如何推进这些群体中的EAP服务?
经了解,目前的社区EAP,是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其实质也是组织EAP。而对于社区辖区内大量的“无组织”人员,尚属于EAP盲区。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身边老人越来越多,能领到退休金的老人,经济生活不成问题,而原先所在单位的工会已形同虚设。随着生活内容的减少,身体状况的退行,很多老人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而我们习惯性的认为:人老了就是这样!更是让我们对老年人的忽视合理化。殊不知,如果我们能做点什么的话,人老了也可以完全不这样。
还有一些下岗职工,或选择自由谋生,或打些短工,或就职于小企业,总之他们的心理关爱也属于“无组织”范围。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很多经济状况不错的妇女选择居家,而这些专职妈妈,专职太太,因为生活范围较小,很容易“出问题”。
综上所述,这一庞大的“无组织”群体,如能受益于EAP服务,将是他们极大的荣幸,也会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幸福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那么如何推进这项工作,是个难题!
首先,心理服务不属于医保范围,也就是要自己掏腰包。如果按个案收费计算,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倘若能借社区平台,实行会员制收费,定期做一些心理健康宣传,心理保健方面的工作坊,让他们心有所依,情有所靠,进而能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也就达到我们的服务目标。
其次,因为不属于某一“组织”,人员资料的收集工作也是个难点,还是要借助社区平台,资源共享,只是工作侧重点放在心理服务方面。按照EAP的设置,建立相关档案,做好需求评估和方案规划。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变故,身体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及时掌握,跟进服务。
另外,对于需要通过个案解决问题的人员,一定要按照行业设置,规范咨询。
最后针对所服务对象,比如会员制,安年费收取,到服务期末,实行效果评估调查,以便更好开展下一阶段工作。
上一篇: 企业EAP是什么
下一篇: 樊根耀教授谈“团队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