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当你心理感受到威胁,你是如何开启防御机制的?

当你心理感受到威胁,你是如何开启防御机制的?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天天只知道在外面抽烟、喝酒、打牌,不知道你在外面欠了多少债。你心里还有我们母女俩吗?”

 

“你哪只眼睛瞧见我在外面鬼混了?我不是为了家而工作吗!你不想和我过,我他妈早就受不了你了!”

 

紧接着一阵噼里啪啦的摔碗声,初晓听到父母吵架后静静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然后戴上耳机看自己的偶像剧,好像父母吵架对自己一点影响都没有。

 

(图片源自网络)

 

真的没影响吗?不!她只是在心理防御!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我们使用防御机制保护我们自己不受使我们焦虑的情绪和思维的伤害。

 

那么,我们有多少种心理防御机制呢?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安娜·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下面7种不同的防御机制。

 

01. 转移

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02. 投射

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有一首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及庄子与惠施《临渊羡鱼》的故事,都是投射的例子。

 

03. 隔离

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

 

(图片源自网络)

 

04. 理想化

在理想化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对某些人或某些事与物作了过高的评价。这种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脱离了现实。

 

05. 反向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

 

05. 自我惩罚

当人们不能忍受对另一个人的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会把这种情绪转向自己,出现自我贬低、自残等现象。

 

06. 升华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

 

(图片源自网络)

 

大家是不是感觉这几种都是在说自己呀?

 

对!我们每个人都会用到以上几种防御机制,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能哦!能适当的运用反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想想自己最经常用到的是哪一种防御呢~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