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筷子的使用——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筷子的使用——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筷子的使用技能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经典的精细动作技能,使用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际操作活动,也是中国儿童早期功能性动作习得的重要方面。

 

科学家董奇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从北京市一所接街道儿园和一所普通小学随机选取了4-8岁的实验者共151名,又从北京市一所高校选取30名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作为成年组实验者。为了考察儿童的筷子使用技能特性的发展水平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他们还从北京市一所普通小学一、二年级共8个班的学生中班主任选出“学习好”和“学习差”的两组学生共60名。

 

实验通过要求被试在限定时间内用筷子夹起规定的物体来测查不同年龄段以及学习水平的同学使用筷子的精准性。

 

(图片源自网络)

 

实验结果显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筷子使用的精确性、时效性和稳定性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好的和差的儿童在筷子的使用技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俗话说:“心灵手巧”,通过手部小肌肉的运动,可以初步判定个体的大脑皮层是否完整无损。所以说,手部动作是预报智慧的潜在基础。

 

那么,应该如何训练婴儿的精细动作呢?我们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触摸抓握

经常带领孩子做一些触摸抓握的小游戏,尽量让他们接触各种不同质地、形状的东西,以丰富他们的触觉经验,锻炼手的抓握技能。

 

2.戴花手套

为了使孩子早日“发现”自己的小手,可以用一双色彩鲜艳的婴儿袜子,将末端剪开,套在孩子的手掌上。将孩子的小手举在他的眼前晃动,并说:“手”。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手掌,就会常常花许多时间把手翻过来倒过去观察。

 

3.主动够物

当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小手时,就要及时地培养他的够物活动。先是够距手2-3厘米的玩具,在学习够取易移动不易抓住的玩具。

 

对于几个月的孩子来说,主动够物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当孩子发现他眼前新奇的玩具后,首先是将握住的小手张开,接着在视觉的引导下,小手接近物体,最后才准确地抓住“目标”并握在手中。为了帮助孩子学会这项本领,在他3个月左右时,可以教他和你“握手”。当你边说“握握手”边把手伸向他的手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竟然会张开小手向你问好。

 

(图片源自网络)

 

4.对捏

当孩子能用四指耙桌上的小丸时,就可以训练他手指对捏的能力了。需要注意的是,小丸应由大到小,这样会促使他们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捏起小丸。从而提高对捏小型物体的能力。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