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情与冷漠之差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对麻省理工学院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之间的差别。
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
(图片源自网络)
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图片源自网络)
2.什么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时,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有时也称为晕轮效应或月晕效应。
3.你可知道光环效应也许还能让你当上领导人哦~
对1974年加拿大联邦选举的研究发现,富有魅力的候选人得到的选票比没有吸引力的候选人多两倍半。除了这些英俊的政治家受偏爱的证据,后续研究还表明,选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偏爱的影响。事实上,在受访的加拿大选民中,73%的人措辞强硬地否认自己投票会受到候选人外表吸引力的影响,只有14%的人认为有可能存在这种影响。
(图片源自网络)
4.职场中应该要避免“一好百好”
平时生活工作中,爱屋及乌、一好百好的认知均来自于光环效应的作用。特别是在职场,同事之间往往可能只是在某个会议或项目上打过照面,这种简单的接触最容易产生光环效应。
具体表现在:
一是遮掩性,光环效应让我们在人际接触的时候只看到闪光点,看不到阴影部分,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的“西施”是完美无瑕的,而忽视其他不完美的部分;
二是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人,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知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所带来的选择性影响,从而使对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
(图片源自网络)
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未必面和心慈。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