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观察以下图片,并在A、B、C中选择一个与左边的线段长度一样的线段:
(图片源自网络)
想必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但在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却利用这一小游戏证明了一个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的心理现象。
阿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1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实被试者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
(图片源自网络)
实验结果显示:
(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2)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这一实验证有效地明了从众效应的影响。
(图片源自网络)
从众是指个体对社会群体压力的服从。当群体的意见以群体压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并引起个体的认识不一致,亦即个体的意见同群体的意见发生冲突时,个体的评价、意见和行为服从群体的意见。
在生活中,从众的影响随处可见,例如群体决策时,很多人为了维护群体决策的一致性往往选择抑制自己的不同意见;在面临个人选择时往往被大众的观点左右等。
(图片源自网络)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避免从众,理性抉择呢?
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是由于压力还是考虑到现实情况而追随他人的,这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运用从众,避免盲目从众。
关注点应当是事而非人:
在做决定时,你的重心应当放在客观事实上,而不是别人是怎么想的。
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真理往往存在于少数人当中,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准确的选择。
确立自我同一性:
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此付出努力,一旦行动起来,你会变的非常勇敢,敢于打破群里的压力,表现出自己独立的一面。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