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旦某个朋友请我们吃了一顿饭,我们会牢牢记住这顿饭和请的这顿饭花了多少钱,而且我们会尽可能花差不多的金额回请这个朋友;在商场里选购衣服,遇到一个热情的导购,她帮忙挑选衣服,协助试穿衣服,并时不时地进行赞美,我们试穿的次数越多,最后买下衣服的可能性就越大;电商提供免费试用的服务,一批产品中可以试用一定数量的产品,不满意可以退回剩下的商品,商家会全额退款。这样的商品往往很吸引人,最终退回的数量非常少;有的商家为失眠免费提供开水和休息的地方,这些商家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在消费者有需求是,往往更容易想到此类商家。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正应验了心理学上讲的互惠原理。也就是说,当我们接受别人给予的帮助或者好处,心里会有亏欠感,就会想方设法回报对方以消除这种亏欠感,有人甚 至希望回报给对方更多。而商家往往刻意利用互惠原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先给我们一些恩惠,以获取自己的利益。很多人会感慨这些商家是土豪,其实不然,商家目的是以小博大。市民占了些小便宜,因为互惠心理,对这家公司会更认同,以后真有需要时更倾向于购买这家中介公司的服务。该公司得到的是市民的口碑和千千万万的潜在客户。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互惠原理,比如我们相求某人办事,往往回请这个人吃饭,再送些小礼物,这样会加大他人答应这个请求的可能性。
通过学习互惠原理,我自己的收获是:尽可能施予爱心、无私帮助别人,这样自己有困难时就比较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甚至于远超自己之前的付出。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