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文章by:饭饭

 

语言作为最广泛使用的交流手段,拥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精巧性,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使用的语言会依据大文化背景以及当时交流的群体等共同决定。语言作为交流手段,其丰富性使得我们从大量可替换的言语行驶中选择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信息。我们所处的特定社会情境的要求,对我们说什么、怎么说起着主要作用。

 

同样是想让对方关一下门,我们可能会有无数种语气个方式来表达:“关门!”,“我觉得有点冷,你觉得呢?”,“请你关一下门,可以吗?”,“不知道是谁没有关门”,“你是想让门开着吗?”,“你以为你装的自动门?”等等。明明有这么多种方式为什么我们在传达自己的请求时,只选择了其中一种,而不是其他的那些呢?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十分清楚并善于使思想与其他不同情境的要求和谐一致,人们对于自己及其交际伙伴的地位、彼此之间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够使自己在一定的环境下传达的信息合情合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好像不太会说话,说的话往往让人不舒服,这很有可能就是他误判了当下的情境以及当前交流者与自己之间的关系,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双方在头脑中处于不同的情境中,从而一方毫无察觉自己此时可能已经让对方的体验不太好,依旧喋喋不休。

 

人们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就学到了情境对于语言的影响,儿童在合作性或者竞赛性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模式已经能略微的显出区别,5-7岁的儿童已经完全能按照给他们规定的规则采取相应的交流策略,通常人们很容易在情境下使用“约定俗成”的方式,让自己的每句话都能从大量可供选择的同义语言形式中选取出来最适合当前情境的社会要求的话语,但每个人对情境的理解不同,已经自身对当前交流对象的关系理解不同等等,可能会出现不对等的情况,因此出现不适宜的话语。因此在生活中,要学会去观察与你交流的人与你之间的关系,感受当前交流的情境,把握说话的方式,根据交流的要求去调整自己的语言选择,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