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辩。19世纪以前。
经验描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实证分析。始于20世纪20年代。
古希腊盖伦:提出‘气质’概念。
古希腊希波克拉特:把人分成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特
体型说 ;克雷奇米尔
血型说 :古川竹二
激素说 :伯曼
冯特:在1879年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用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只要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心理(完形)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两大层次;无意识和意识。在两者之间称为前意识。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的价值和潜能。
桑代克: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工具条件反射。
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韦伯定律:δi∕i=k。δi差别阈限;i原来刺激强度
费希纳定律:s=klogr
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新领域。
艾宾浩斯:开创记忆实验研究。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情绪的外周理论
坎农:情绪的丘脑理论
沙赫特:情绪的认知理论
汤姆金斯,伊扎德: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勒温: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勒温公式:b=f (p,e)
特利普里特、莫德: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
社会学习论 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疗法。
高尔顿:气质和智能差异是遗传的;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基础;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文章,开先河;强调心理测验应立足于实验并有统一的标准;要有可比较的常模。
比内:1905年在<心理学报>上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包含30个题目。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罗斯和麦独孤1908年分别发表了同名的教材,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
特利普里特、莫德: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
奥尔波特:开创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墨菲:《实验社会心理学》,使社会心理学确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
瑟斯顿:态度测量
谢里夫:社会规范形成
莫里诺:人际关系测量
能力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二因素论
塞斯顿:群因素理论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斯金纳,班杜拉提出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
詹姆斯:符号互动论
精神分析论:早期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荣格:分析心理学
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华生:环境决定论 建立刺激模式:r=f(s)
二因素论吴伟士:认为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之关系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相互作用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
1986年,北京市朝阳区医院建立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
托尔曼:提出了刺激和反应中间的变量,即机体的内部因素。b=f(s.p.h.t.a)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r= f (s. a )其中, r为反应, s为刺激, a为控制变量
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模仿学习理论), 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沃皮:行为治疗即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夏皮诺:最先将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
埃利斯: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