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心理在任何的年龄阶段都会发生,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常会给孩子说:不要跟同学攀比,要拿成绩说话。仔细分析这句话,里面就包含深深的攀比的含义。拿成绩说话不就是要看成绩的好坏,成绩的好坏需要和标准对比之后方可建立。父母这种暗藏的攀比心理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比讨厌。
(图片源自网络)
我的两个好有的孩子一般大,从生下来就一起玩耍。女孩子很优秀,不但学习好,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男孩子的爸妈无不羡慕这个女孩子的爸妈,觉得女孩爸妈养了这样一位优秀的孩子是无比幸运的。
一天男孩的妈妈和男孩发生争执,妈妈就说道:“你看看人家女孩,不但学习好,还会画画、舞蹈还拿了奖。人家还有礼貌。你呢?一天不学好,还和人家是好朋友,人家那么懂事听话,你怎么什么也不懂呢?”
男孩听了很是火大,这时爸爸也上来插了一嘴:“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自己,真是天差地别!”
爸爸话音刚落,男孩终于忍不住了:“我怎么不懂事了?你们天天那我和别人比,没人家学习好,还没什么特长,更没礼貌。你们呢?你们怎么不自己去比一比。她和自己的妈妈像好朋友一样相处,有什么话都和她妈说,我可以吗?人家爸爸每天一有时间就陪着她练舞,有人教我吗?你们要的别人家的孩子,人家还不愿意要你们这样的家长呢!”
孩子一口气说完,摔门而去,留下爸妈哑口无言。
(图片源自网络)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通过比较自然就可以激励孩子成长,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仅不会对孩子起到帮助的作用,而且还容易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比如,没有安全感,嫉妒心理,愤怒情绪等,甚至会自暴自弃。
当孩子被比较的情境中,他就会丧失与父母沟通的欲望,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不理解他,甚至是看不起自己。如果父母一直都在通过这种方式抬高别人家的孩子,贬低自己家的孩子,孩子怎么能认真听家长说的话,怎么愿意和家长说出心里话?叛逆、沉默就会接踵而至。
(图片源自网络)
印度思想家奥修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两个孩子没有可比性,没有相同的生活背景,没有相同的性格特质,更没有相同的亲子关系。这种无休止的攀比只会让家长更沮丧,让孩子更失望。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家长利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这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对孩子的伤害无疑也是最大的。久而久之,亲子沟通就会受到阻碍。谁都不喜欢被比较,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应该更加积极的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试着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还需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的心中的最重要的。这样,才能促进有效的沟通,才能加深正面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