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

即使不爱了,也别让孩子受到伤害

即使不爱了,也别让孩子受到伤害

近日,国外一男子在自己博客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点赞和分享。他Po了一段文字,并在下面配了两张恩爱的照片。

(图片源自网络)

 

在没看到下面的内容之前,小编被照片诱导,以为博主是在分享自己和前妻复合的故事。但看完以后才发现,这个故事比和前妻复合更让人感到温暖。

 

“这是我前妻,我三个孩子的妈妈,是她把三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我们年轻时就结婚,婚后有了三个漂亮的孩子,但离婚的时候却并不是那么愉快。

 

三年后,关系发生了改变。我和前妻,我们就像一个团队一样,均衡地抚养孩子,并且支持他们做的所有事情。

照片里跟她在一起的男人是个很不错的家伙,他对我的孩子很好,孩子们也是爱他爱得要死。作为一个父亲,我还能再奢求什么呢?我真诚祝愿你们一切都好。有很多事都值得我感激,包括你们的关系。

对于那些离婚的人,我想对你们说:我鼓励你们试着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离婚这个问题,没能继续扮演好丈夫或妻子这个角色,不代表着你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妈妈或者爸爸。”

读到这篇帖子的人纷纷对老哥的言行表示赞同,也有一些经历过类似事件的人在帖子下面分享了他们自己的感受。评论里老哥的前妻和前任丈母娘也就这段关系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图片源自网络)

以往,看到的两个人离婚后的状态,大都伴随着怨恨和不解。最初的两个人,因为爱而走到一起,在迎来新生命组成新家庭后,最终却将爱完全转化为恨,恶言相向,互相伤害,惨不忍睹。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互不相让,争的头破血流。或许这是为了给孩子在自己看来更好的生活保障,但这样的过程往往都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但在这波“离婚后宣言”中,我们没有看到双方的怨恨和撕扯,看到的只有满满的爱。也许在刚开始,有过吵闹也有过争执,但最终矛盾和风波都平息,每个人都扮演好了自己该有的角色,成为这段关系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源自网络)

从夫妻双方矛盾无法调和的那一刻起,孩子就被迫卷入了一场风波中。没离婚前,有的夫妻关系,明明已经到了不能继续维持的地步,却还要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为借口不离婚,殊不知,让孩子生活在无尽的争吵、冷战、伤害中,是根本无法满足孩子正常的成长需求的。而离婚后,如果不能理智处理和面对婚后的关系,孩子也同样会成为这段婚姻的牺牲品。

 

那么,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离婚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呢?

(图片源自网络)

01. 明白离婚只是一种关系的结束,恩怨没有必要延续

婚姻的结束有时难以避免,可能是有长期冲突导致的,也可能只是因为累了,不爱了。婚姻出现裂痕时,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对心智还没有成熟的孩子来说,让TA看到自己最爱的人互相争吵甚至动手,是很不解也很伤心的事。

离婚后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和怨恨,这样做并不能挽回破裂的婚姻,也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愤怒和委屈。让孩子意识到爸爸妈妈依旧是TA熟悉的那两个人。也许孩子现在还小,但终有长大的那一天,会对这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

 

02. 在适当且必要的时候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真正原因

在向孩子说明离婚的原因这件事上,父母要严肃对待。不要认为孩子不会懂也不理解,总有一天他是会长大成人的,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婚姻的,来自爸爸或妈妈的解释会让TA安心,也能更快接受事实。难道舍得让孩子自己猜测,或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真相、亦或是谎言?也许说了,孩子暂时不能接受父母分开,但慢慢孩子会意识到,不是因为自己,也不是因为别人而让父母选择分开,他们分开,只是因为这段关系不适合再继续走下去了。

 

03. 要让孩子知道,不管环境怎样变化,爸爸和妈妈对TA的爱永远不会变

父母离婚,很容易让孩子感觉被抛弃。无论跟着哪一方,孩子都会缺乏安全感,害怕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而且,父母的经历会给孩子带去影响,孩子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受到心灵上的伤害,长大后在感情方面很大概率也会遭受类似挫折。

可能,爸爸或妈妈会拼尽自己的全力去同时兼任父母的角色,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但爸爸或妈妈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让孩子有机会多和爸爸或妈妈相处,才能完整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意识到,即使爸爸妈妈离婚了,TA也依旧能拥有他们的爱。

(图片源自网络)

就像那位小哥说的,即使没能继续扮演好丈夫或妻子这个角色,也不代表着你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妈妈或者爸爸;即使夫妻关系不存在了,也不意味着不能以其他的关系继续相处;即使分开了,孩子依旧是父母最疼爱的人,依旧需要父母双方的存在,需要父爱和母爱的共同呵护来成长。

上一篇: 心灵的蜕变:家长与青少年共同面对成长的压力

下一篇: 代际沟通与理解:从“吃谷”现象看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