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

我最担心的,是你们对孩子的过度担心

我最担心的,是你们对孩子的过度担心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一位很成功的哥哥。说起他,很多人都很羡慕不已,拥有一家效应不错的公司,一位温柔体贴的爱人,还有一对帅气可爱的双胞胎宝宝。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都觉得他成熟稳重又不失幽默。他经常会和我聊聊天,探讨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见解。

昨天我又收到了他的留言。留言内容是由于一次想培养孩子们勇敢坚毅性格的训练引发的。工作结束他去接大宝二宝放学回家,路过操场时,看到一面攀岩墙,男人的挑战欲望油然而生,于是建议两个孩子尝试攀岩到顶。第一遍表达他的想法时,两个孩子谁也没当回事,继续有说有笑打打闹闹的往前走,突然爸爸严厉的吼到,“喂,你们两个,爬上去,这是男孩子应该有的锻炼!”经过几次的教育,终于大宝一步步的攀岩了上去,但是二宝就是无动于衷。无奈之下,他抡起拳头,对着二宝说“你到底上不上去?不上去我揍你!”说完他就后悔了,但是经常性的,他就会出现这种暴力的冲动,他问我说: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去选择打孩子呢?

我最担心的,是你们对孩子的过度担心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一定让孩子去挑战一些不可能呢?哥哥说了一大段话:他们是两个男孩子,我从小就想培养他们要勇敢和坚强,如果现在不去锻炼,以后去了社会上怎么办?我担心他们遇到困难时就退缩,担心遇到强敌时就软弱,担心......

长大后的孩子真的就像家长担心的那样吗?好友Z一个人在外地打拼,我曾经听他说过,我在这个城市,既不担心我找不到工作,也不担心我找不到女朋友,唯独担心的,就是我的父母太过担心我。每天妈妈给他打电话,说说一个人在外的注意事项,我询问他的感受是什么,他说:我妈每天都在吓唬自己,顺便,也吓唬吓唬我。虽然我有点不舒服,但是妈妈毕竟在关心我,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不爽的感受是真实的。

我最担心的,是你们对孩子的过度担心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定程度的担心如果饱含爱意的话,那么过度的担心就等于诅咒。这种过度的担心并不是我们想像的有爱的链接,相反,由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己的孩子,已经突破了个人的安全距离,就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良的体验。

如果再探讨一下为什么父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呢,很多父母会镇定的说道,因为我们受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受,我们走过的弯路不想让自己再走。但是父母把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愿望直接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真的对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只能服从,所以他们接受到了父母很多的投射,久之,就不能识别那个是自我,那个是父母的投射,活的越来越不清楚和混乱。

过度的担心孩子,说明你的潜意识觉得孩子不够好,进而产生了过度担心的行为,比如控制,这种控制行为又会投射给孩子,让他也在潜意识中接受到了你的评价。这种循环简直是可怕的,就像心理学著名的墨菲定律那样: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如果,你是父母,请在过度担心时问问孩子的感受,我们要学着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如果,你是孩子,可以试图和父母交流你的感受,如果无果,你可以尝试不认同他们的担心,只要自己觉得过的很好就好,这说明你

正在真正的成长。

- The End -

上一篇: 心灵的蜕变:家长与青少年共同面对成长的压力

下一篇: 代际沟通与理解:从“吃谷”现象看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