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原意是指“假话骗人”,是一种蓄意的和深思熟虑后对真实情况加以隐瞒或歪曲的行为。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儿童说谎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谎行为随处可见,这一行为背后所揭示的秘密是什么?我们又应当如何来面对儿童的说谎行为呢?下面这个实验会对我们的疑问提供有益的启发。
图片源自网络
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一个大房间的角落里放着一只装有可爱兔子的笼子,在对面的另一个角落放着一堆玩具以及基本五颜六色的连环画册和一些糖果。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每次只让一名幼儿入室。幼儿入室后,实验人员表示要离开几分钟,嘱咐孩子看好那只兔子。
刚开始,孩子认真地照看兔子,可是没过多久,孩子便经受不住角落里玩具和糖果的诱惑,直奔过去,早已忘记照看兔子的任务。实验者通过检测镜看到这一情景后,马上按下开关,使兔子掉入机关。当孩子返回时,兔子已经不见了。
此时,实验者入室,询问孩子兔子怎么失踪了,并观察孩子的反应。针对这一问题,孩子们有不同的反应,既有完全否认事情经过的,也有勉强说出事情原委的。并且实验者追问的越厉害,孩子们越不敢承认自己的疏忽。
这个实验有利地证明了如果现实情境构成了足够大的威胁,几乎每个幼儿都会说谎。尽管人们希望孩子坦诚,对他们施以严格教育,但孩子往往还是要说谎。
图片源自网络
上面说到,说谎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真实情况加以隐瞒或歪曲的行为,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说谎需要一定的心理能力,没有这些心理能力是无法做到“蓄意和深思熟虑后”说谎的。心理学家把说谎和心理理论联系在一起。(心理理论是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儿童说谎能力被看作是儿童获得完整“心理理论”的关键技能之一。儿童只有获得了一种完整的心理理论即理解他人错误信念以后,才能获得有意图的说谎能力。因此说谎对于儿童来说,特别是幼儿,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
图片源自网络
今天,研究如何克服儿童说谎、培养儿童的诚实品德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启示
当孩子出现说谎情况时,家长和老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事求是
当孩子出现说谎情况时,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而是要主动了解孩子说谎的动机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区处理,不要轻易以承认的道德标准去衡量。
2.重视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资讯异常丰富,这些信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家长和教师要密切配合,精华信息源,共同为孩子创造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
3.注意对孩子说谎行为要批评和宽容相结合
孩子说谎是要批评惩罚的,但是批评惩罚也要注意通情达理、细心疏导,不要一味地嘲笑。既要批评,也要表达仍然爱他的心理,这样“软硬兼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4.注意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当发现孩子不诚实时,仍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尤其是当中客人、孩子的同伴时,更不能当面批评、嘲笑孩子。